圖、文/Bryan Yao
常有網友問我們,要如何訓練「看懂局」的能力。其實每天生活周遭都有大大小小的事情,如果試著把主觀的情緒與批判暫時抽離,抱持著「凡存在必有原因」的心態抽絲剝繭,往往就能看出新意,最近「原燒」事件就是個好範本!
這次王品旗下的原燒餐廳辦週年慶,推出拿93年10元硬幣換套餐還有買一送一優惠券的活動,結果引來全省上萬人露夜排隊,後來還與店家發生衝突,鬧上了頭條。這幾天網路文章很多,除了罵戴老闆亂來之外,有更多撻伐台灣人心態的文章,訴求大致上有三個:一是貪、二是笨、三是賤!
貪!為了幾百塊錢的優惠,竟然拼命到這種程度。而且沒拿到的人還惱羞成怒,圍剿女店長,沒品!
笨!不會計算時間的價值。花那麼多時間心力,只為了幾百塊的優惠,還喜滋滋地覺得賺到。就跟長途開車去家便宜的汽油一樣,沒腦!
賤!竟有這麼多人願意花長時間賺這種小利,表示台灣人的時間價值是很賤價的,網友試算排原燒的投報率連每小時70元都不到,真是沒價!
不過看了這些評論之後,我覺得沒啥意思!這些文章純粹把這次的事件歸咎於參與者的劣根性。可是,每年百貨公司週年慶,大家還不是拼命撿便宜,湊滿千送百什麼的(而且八月就想辦法用光去年的保養品,以迎接新貨的到來)。便利商店的集點活動也是,很多人精心擬定策略,分批採購湊點數來換贈品(然後一堆公仔,玻璃杯放在櫃子裡,連上網拍賣都懶)。況且這次的原燒事件,不但要事先排隊,還要搜集硬幣,老實說真的很辛苦啊!不管是週年慶、集點、還是原燒優惠,以心力的投入來看,要說這些參與者是「積極進取」、「勤勉認真」而且「心思縝密」的一群也絕不為過,純粹用「台灣人就愛貪小便宜」來解釋這些行為, 總覺得少了些什麼。(事實上,美國人的感恩節購物也很瘋狂,有一年店家的玻璃被人潮擠破,多人受傷。日本節目也常有一個袋子裝到滿的購物活動,那些婆婆媽媽可以把三四十條秋刀魚擠進一個小塑膠袋裡,簡直塞紅了眼!)
昨天和Joe談起這件事,突然想起我在「靠興趣吃飯,有可能嗎?」這篇文章引述過的一個實驗,或許能為「原燒事件」帶來另個觀點。
這是六〇年代動物心理學家Glen D. Jensen博士的研究。他在老鼠籠裡設置一個機關,只要小老鼠按壓一個壓桿,就會掉出一顆飼料。小老鼠一開始是誤打誤撞得到了食物,後來漸漸搞懂了壓桿與食物間的關係,就更頻繁地壓桿取食。但有意思的來了,Jensen博士接下來放了一碗「免費飼料」到籠子裡,讓老鼠有機會「不勞而獲」,你猜猜這老鼠還會繼續壓桿子嗎?
根據實驗結果,200隻老鼠中有199隻仍會壓桿子換食物。而且這199隻「勞碌命」鼠鼠中,44%更偏好壓桿取食,也就是壓桿子賺取的食物,比直接從碗裡吃的還多。有研究者擔心這些鼠輩特別勤奮向上,所以換了其他不同的動物來實驗,竟都得到一樣的結果(據說只有貓例外,養貓的人一定不意外!)。
這表示「壓桿子」這件事情,為老鼠帶來的或許不僅是食物,還有些別的回報,才會讓牠們在食物充足的狀態下,仍然願意耗費精力取食。在人類的世界更是如此,我們願意花時間心力去做某件事情,往往不光為了那實質的回饋,而是連帶而來的成就感、肯定與讚賞、還有馬斯洛需求理論中所說的自我實現,這些驅動力與金錢回報一樣重要。
小Baby出生沒多就發現了人生中的第一道「壓桿」:只要哭叫,大人就一定會過來關懷。長大後哭鬧漸漸失效(還會討打),就改用「乖寶寶」策略,幫爸爸拿拖鞋,自己吃飯等等,只要乖乖聽話總會獲得爸媽的肯定。入學之後,我們發現新的「壓桿」是「成績」,只要考試考得好,就可以獲得獎賞、師長的肯定,與同學的注意,好成績也會幫我們擠進明星學校,取得一流企業的門票。只是好景不常,進入職場後,很多人驚覺「壓桿」不見了!於是有人延續學生時代的壓桿:成績,回學校念學位,去補習班考証照。也有人嘗試加班,投入更大的勞力,試圖取得回報,但一段時間過後,大家無奈地發現,學歷、證照、加班、苦勞都行不通了,薪資不斷倒退,發展日益侷限,於是我們陷入沮喪惶恐。我們不求大富大貴,只希望尋回那個明確的開關,只要一壓下去,就會獲得小小的幸福,「小確幸」成為大改變下的稀有物。
所以,搜集硬幣、辛勞排隊、分析比價、累積點數…這些付出,最終的目的不光是省個幾百幾千,而是想獲得一些「確切的回饋感」。工作與生活當中,太久沒有「壓桿子 - 掉食物」這樣安心可靠的感覺,所以我們渴望從這樣的促銷活動中獲得彌補。這也正是為什麼,原燒提早發放餐券,排在隊伍末端的人,原本就拿不到餐券,卻因此勃然大怒的原因:「我就是來尋求一個明確穩定的遊戲規則,現在居然連這個都改變了~」
我的觀察是,熱衷這類優惠的人,與其說是貪小便宜,更有可能是「渴求成就感」的一群。你看,這麼好的優惠為何不見貧困的街友參與?因為他們對名利處於放棄的狀態,對成就感全然失去興趣,想要獲得免費食物?絕對有更輕鬆簡單的方法(實驗中那隻懶得壓桿的老鼠)。至於能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的人(那44%熱愛壓桿的老鼠),也不可能熱衷排隊,他們寧願把時間用在更有價值的事情,賺更多錢,再換取自己要的享受。所以,追逐小確幸的背後,其實藏了一個更嚴重危機,那就是迷失。
從近年來網友給我們的來信中發現,多數人不是不願意付出努力,而是找不到該朝哪裡努力。以前好好讀書,埋頭苦幹就會有回報,現在卻行不通了,我們就像籠子裡的老鼠,壓桿突然不靈光了,卻沒人送上一盆免費的飼料!
面對這個劇變的時代,我也無法告訴你新的「壓桿」在哪裡,但我們可以分享的是「如何自己做一根壓桿」的方法,或許很麻煩,也需要時間,但最終你會找到屬於自己的「大確幸」,而不是跟著商人的行銷手法起舞。既然都是大人了,就再也不該靠哭鬧、靠考試、靠出賣時間當作槓桿,而該好好建構自己的價值,這也正是我們寫《三年後,你的工作還在嗎?》這本書,以及年底推出《大人學 - 職場篇》工作坊的初衷。
最後,無論你是否贊同我對原燒事件這個「局」的分析,我都希望你能找到職場與人生的槓桿。真正的幸福不是坐享其成、不勞而獲,真正的幸福是,做自己有熱情的事,並從中得到回饋與滿足。週年慶就快到了,請各位自重啊!
※更多精彩內容,請見【專案管理生活思維】
想學習專案管理嗎? 可參考Joe與Bryan的專業系列課程。
以下內文出自: http://etlife.tw/article.php?news=150357&channel=1有推薦甚麼鋼琴酒吧嗎?
留言列表